武汉国医堂医院
什么是浅表性胃炎?
浅表性胃炎是一种临床高发的慢性胃炎。以胃粘膜充血、水肿及点状出血与糜烂或伴有黄白色粘液性渗出物为主要诊断依据。
该病的发病高峰年龄为31~50岁,男性发病多于女性。浅表性胃炎的基本病变是上皮细胞变性与固有膜内炎性细胞浸润,不伴固有腺体的减少。病变部位常以胃窦明显,多为弥漫性。属于中医学的肝胃不和、脾胃虚寒、脾胃湿热、胃阴不足等范畴。
浅表性胃炎的病因:
外邪犯胃
外感寒、热、湿诸邪,客于胃腑,皆可导致胃气阻滞,不通则痛。尤其是寒邪客于胃腑,或者过服寒凉,导致寒凝气滞胃痛。
饮食环节
如过饥过饱,或者五味过极,辛辣无度,肥甘厚腻,饮酒如浆,则蕴湿生热,伤及脾胃,导致气机壅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情志不畅
如忧思恼怒,伤及肝脾,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脾失健运,导致胃气郁滞。由于气血相依,气滞日久,可致瘀血产生,瘀阻络脉,可出现血瘀胃痛,并可见吐血、便血等证。
体虚过劳
运化失职,气机不畅,或中阳不足,中焦虚寒导致脾胃失养,不荣则痛。这时候千万不要再忽视自己的疾病,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清楚原因,然后对症治疗。
浅表性胃炎的发病阶段:
STEP1:浅表性胃炎初始阶段
大多数患者常有胃胀、胃疼、打嗝、上腹不适等症状,尚觉得可以忍耐,也不当回事。如果喝酒、使用辛辣食物后,由于胃部粘膜受刺激诱发急性炎症和少量出血,症状可能加重,但是因病在内腑,患者本身看不到病情的变化,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STEP2:浅表性胃炎持续数年
胃黏膜长期遭受炎症的侵袭、细菌的感染以及食物的机械性摩擦,产生局部破溃和糜烂,出现粘液性渗出,甚至发生溃疡。也就是临床诊断中常见的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浅表性胃炎伴溃疡,如果溃疡持续深入可进一步导致胃穿孔,引起急性胃出血,如果此时没有及时就医,可能有生命之忧。
STEP3:浅表性胃炎转为糜烂性胃炎
“浅表性胃炎伴多发型胃溃疡”以及“浅表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这两种情况极容易转为萎缩性胃炎。因为炎症及细菌侵袭胃肌底,气血衰败,影响腺体细胞的正常分裂,使胃黏膜下固有腺体大量萎缩减少,胃部消化功能大大削弱,免疫力下降,后期症状以胃脘胀满为主。
STEP4:萎缩性无i恶言伴肠化及不典型增生
慢性炎症的长期侵润,萎缩性胃炎病变区胃黏膜上皮被肠型腺上皮替代,出现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及潘氏细胞等异型细胞,即称为肠上皮化生,如果胃黏膜上皮和腺体细胞偏离正常分化,形态或机能呈异型性表现的增生性病变则称为不典型增生。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萎缩性胃炎基础上伴发的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定义为胃癌的癌前病变。
STEP5:胃癌
临床中已在萎缩性胃炎伴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中发现早期癌细胞,因而萎缩性胃炎伴重度不典型增生标志着进入癌阶段。早期胃癌多无症状或仅有轻微上腹部隐痛症状。当临床症状明显时,病变已属于晚期。因此,要十分警惕胃癌的早期症状,以免延误治疗。
武汉浅表性胃炎患者的福音——“辛平和胃益气疗法”
第一步:消除炎症,保护胃黏膜
“辛平和胃益气疗法”采用山藥、肉桂、干荷叶等入药,这类药物不仅可以消除胃〔食道〕粘膜的炎症,祛腐生肌,还可以保护胃〔食道〕的粘膜免受刺激和损伤;
第二部:改善消化道,调理神经功能
“辛平和胃益气疗法”妙用砂仁、白芨、败酱、佛掌芋、金铃子等药物,因为这类药物具有较强改善消化道内环境,促进有益菌生长,调节神经肌肉的功能,同时可有效改善和消除胃脘胀痛,食欲不佳,打嗝,气往上行,泛酸,烧灼感,噪杂感等症;
第三部:诸藥并用,增强胃黏膜抗病力
诸藥合用共同起到健脾和胃,温肾助阳,清瘀化腐,调整胃肠功能,消除粘膜炎症,保护粘膜,增强粘膜抗病能力的作用,从根本上彻底治疗浅表性胃炎。